欢迎访问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
各教学单位:
一、竞赛内容
(一)竞赛内容
按照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委会规定项目,共分十一大类:
1.软件应用与开发;
2.微课与教学辅助;
3.物联网应用;
4.大数据应用;
5.人工智能应用;
6.信息可视化设计;
7.数媒静态设计;
8.数媒动漫与短片;
9.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
10.计算机音乐创作;
11.国际生“学汉语,写汉字”;
每个大类下含有若干小类,具体详见如下网站:
国赛官网:http://jsjds.blcu.edu.cn/
安徽省级赛官网:http://jsjds.ahu.edu.cn/
二、竞赛流程
(一)2023年3月-4月中旬,各参赛高校举办校内选拔赛,遴选作品参加省级赛;
(二)2023年4月13日前以学院为单位集体报名,并把(附件2)电子版发送邮箱:979542604@qq.com;
(三)2023年4月18日前各参赛院校网上提交作品,进行校赛作品评审,不允许改动网盘内容,同期学生完成计算机技能测试;
(四)2023年4月26日前提交省级赛作品;
(五)2023年5月20日前完成省级赛终评,本科组获一、二等奖的作品入选“2023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总决赛(国赛)推荐名单;
(六)2023年5月底入选国赛参赛队向国赛组委会提交最终作品。
三、竞赛主题及作品要求
(一)竞赛主题
1.本届大赛数媒类和计算机音乐创作类的作品主题为“中医药”,内容仅限于弘扬我国历史上(1911年以前)中医药的部分成就:中医药的代表人物、中医药的代表著作,具体要求参见国赛组委会相关文档;国际生“学汉语、写汉字”类的作品主题为“学汉语、写汉字”。
2.数媒静态设计、数媒动漫与短片、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计算机音乐创作四个大类的作品为数媒类作品。数媒类作品进行分类报名、评审,专业组和普通组的界定按照国赛组委会规定进行。
3.软件应用与开发、微课与教学辅助、物联网应用、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应用、信息可视化设计六个大类没有主题限制,相关作品需符合参赛小类的要求,具体内容参见国赛、省赛网站。
(二)作品要求
1.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2.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在本届大赛期间(即2022年7月1日至作品提交之日)完成的原创作品;2022年7月1日之前展出、获奖或完成的前期作品,或与前期作品雷同的作品,均不得参赛,否则,将视作违规作品;
3.参赛作品的版权必须属于参赛者,作品参赛者与完成作者必须一致;凡已经转让知识产权或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作品,均不得参赛。
4.无论何时,一经发现、查实有涉及抄袭剽窃、一稿多投、重复参赛等违规行为的参赛作品,组委会将立刻取消该作品的参赛资格,若已获奖,则取消该奖项,并在竞赛官网上公布其作品编号、作品名、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及所在院校名称。
(二)报名要求
1.以个人或小组方式组队,通过校内初赛后,以学校为单位统一报名参赛,不接受参赛队单独报名,学生不得跨校组队、老师不得跨校指导;
2.所有参赛学校报名时需同时报送所有参赛选手、指导教师的承诺书(详见附件)签字原件或者扫描件,并写明日期;
3.数媒动漫与短片、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两个大类的作品和人工智能挑战赛小类的每个参赛队学生人数为1-5人,其余各大类和人工智能实践赛小类的每个参赛队学生人数为1-3人;每件作品的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每位参赛学生参与创作的作品每大类不得超过2件;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作品数量每大类不得超过4件,其中作为第一指导老师的不得超过2件,作为第二指导老师的不得超过2件。
4.每个学校每个小类的参赛作品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件、每大类不超过6件,具体分类见“四、竞赛内容”。
四、技术规范
本项大赛报名、作品提交、评审等各项工作均通过国赛组委会提供的报名系统进行,因此,特制定如下技术规范:
(一)作品名称
作品名称必须规范,不得使用特殊符号,字数不得超过30字。否则,将失去参赛资格。
(二)作品类别
参赛作品的类别必须按照系统提供的大类、小类规范分类。每所学校每小类原则上不得超过3件,每大类不得超过6件。2022年本科院校在国赛中取得一、二等奖、高职高专类院校取得一等奖的增报作品不受类别额度限制。超过规定数量的作品,按照作品编号的排列顺序取消该小类后续作品的参赛资格。
1.数媒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评比。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界定数媒类作品专业组的专业清单如下:
(1)教育学类:040105艺术教育。
(2)新闻传播学类:050302广播电视学、050303广告学、050306T网络与新媒体、050307T数字出版。
(3)机械类:080205工业设计。
(4)计算机类:080906数字媒体技术、080912T新媒体技术、080913T电影制作、080916T虚拟现实技术。
(5)建筑类:082801建筑学、082802城乡规划、082803风景园林、082805T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082806T城市设计。
(6)林学类:090502园林。
(7)戏剧与影视学类:130303电影学、130305广播电视编导、130307戏剧影视美术设计、130310动画、130311T影视摄影与制作、130312T影视技术。
(8)美术学类:130401美术学、130402绘画、130403雕塑、130404摄影、130405T书法学、130406T中国画、130408TK跨媒体艺术、130410T漫画。
(9)设计学类:130501艺术设计学、130502视觉传达设计、130503环境设计、130504产品设计、130505服装与服饰设计、130506公共艺术、130507工艺美术、130508数字媒体艺术、130509T艺术与科技、130511T新媒体艺术、130512T包装设计。
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归属于上面所述专业,则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的竞赛。高职高专参赛队队员的专业界定,参照上述清单进行。现有专业中如果涉及上述专业方向,视同按照专业类参赛。
2.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竞赛。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学生,划归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专业组:在以专业音乐学院、艺术学院与类似院校(例如武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师范大学或普通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或艺术系科就读;所在专业是电子音乐制作或作曲、录音艺术等类似专业,例如:电子音乐制作、电子音乐作曲、音乐制作、作曲、音乐录音、新媒体(流媒体)音乐,以及其它名称但实质是相似的专业;在校期间,接受过以计算机硬、软件为背景(工具)的音乐创作、录音艺术课程的正规教育。
其它不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学生均划归为普通组。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归属于上述专业,则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3.国际生“学汉语、写汉字”赛项仅面向中国大陆高校招收注册的在籍本科国际生(即来华留学生)。参赛作品的队员应全部为在籍本科国际生。若参赛作品有任何一名作者是中国国籍学生(持中国身份证或港澳台证件的学生属于中国国籍学生),则该作品只能参加第1-10类的竞赛,不得参加本赛项;属于本赛项的作品,可以参加第1-14类的竞赛,但不得同时参加多个类(组)竞赛。
(三)参赛队员信息
参赛队员必须如实、准确填写姓名、院系类别、专业、年级、身份证号等信息,并与学生证、身份证等证件上的信息相符。电子邮件、电话请填写正确,以备紧急情况下联系。
必须上传参赛队员免冠证件照(大头照)、学生证照片,图片应清晰、规范。学生证照片应包含本人照片页、学号、姓名、年级、专业等信息,若无法一次拍摄,可将两张图片使用ps、画图等软件合并在一张图片。为确保顺利上传,请将证件照和学生证照片压缩至200KB左右后上传。如因学生证丢失等原因无法提供学生证照片,则需提供粘贴本人照片并加盖学校公章或学生处公章或教务处公章的证明,证明中必须包括入学年份、学生专业、学号、姓名等信息。
参赛人员的数量不得超过大赛要求,超过人数限制的人员名单将被直接删除,不会在证书中出现,也无法获得证书。因违反规则超额填报队员,将可能降低作品的获奖等级。
(四)指导老师信息
每个参赛队可视情况聘请1-2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的信息请征得指导老师的同意后准确填写、认真核对,一旦提交,将无法更改。
(五)作品简介
作品简介必须精炼、准确,字数必须控制在300字以内,以方便评委快速了解作品的内涵。
五、竞赛联系
王冬梅(艺术传媒学院)18326109587,吴皖赣(教师教育学院)15375393263。
竞赛官网:http://jsjds.ahu.edu.cn
特此通知。
附件:报名材料
教务处、艺术传媒学院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2023年4月12日
上一条:关于举办合肥师范学院第二届“三字”书法大赛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做好2023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