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
2025年4月9日,我校研究生处宋旭教授在锦绣校区图书馆二楼为同学们带来“阅+历”读书讲堂“科创十讲”第三讲:《阅+历:“学位法”中的科技逻辑与适应》。
此次讲座紧密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与“阅+历”讲堂科技创新主题展开,聚焦于《学位法》出台的目的意义、学位科研条件、学位能力条件逻辑和创新创造能力培养。
讲座开篇,宋教授深入解读《学位法》出台的目的意义,强调其在规范学位授予、保障学位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阐释了本科与研究生培养的科研逻辑和实践逻辑,揭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创造能力本质需求,以期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宋旭教授运用案例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了创新创造能力训练路径与方法。在知识积累层面上,倡导跨学科学习、持续学习,拓宽视野、紧跟前沿;在思维训练方面,强化批判性、逆向、发散思维活动参与,引导学生质疑反思、多角度思考;在理论与技术上,介绍TRIZ理论,强调掌握科技、政策前沿和新技术,抢抓创新创业机会;在实践锻炼环节,建议通过项目实践、实验试错积累经验教训,参与创新竞赛锻炼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将“阅+历”有机结合,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同成长、同进步,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此外,宋教授还带领同学们梳理了学科专业建设的政策体系。提及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学科专业设置的改革方案,强调面向多方向调整;阐述《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等举措,为学生未来学科专业选择与适应改变提出建议。宋教授充分肯定了“阅+历”讲堂在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和价值逻辑,坚信该讲堂必将成为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引领。
这场内容充实且实用性强的讲座,将助力同学们在创新创造之路上不断前行。图书馆负责人方孝玲主持并参加了本次讲座的学习。(教务处 李如)
上一条:学位办组织修订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下一条:学院顺利完成2025届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面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