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
4月30日下午,线下精品通识选修课“阅+历”科技创新学期第六讲在图书馆二楼成功举办,电子信息与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张忠祥教授担任主讲人,围绕“科技创新:驱动未来,青年有为”主题与同学们展开探讨,深入剖析科技创新领域,并着重强调学科竞赛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其中。
张忠祥教授指出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里占据核心位置,“十四五”规划重视科技自立自强并明确相关投入目标,这为探讨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的联系奠定基础。他提到,高校作为创新策源地,整合资源推动科研与人才培养,大学生作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在学科竞赛中至关重要。
在介绍高校科技创新核心领域时,张忠祥教授着重给同学们普及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新能源与碳中和、生物医药与基因编辑等前沿方向,以及AI+医疗、区块链+金融、元宇宙+教育等交叉学科成果。这些领域既为学科竞赛提供丰富选题,也让同学们看到科技创新的应用潜力。
大学生如何参与科技创新是本场讲座的重点环节。张忠祥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学科竞赛,为同学们普及基本信息,指明参赛方向,激发大家的参赛热情。张忠祥教授还展示了本院同学在学科竞赛中拼搏并获奖的历程,凸显学科竞赛在提升个人能力和推动学校发展方面的强大作用,强调这是同学们提升自我的良好契机,鼓励大家不惧困难,积极参赛,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此外,张忠祥教授分析了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如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学生创新试错成本高、创新资源分配不均等。但是,他鼓励青年学子直面挑战、把握机遇,积极投身科技创新。这场讲座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科技视野,更点燃了他们投身科技创新的热情,激励着青年学子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实现科技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本场讲座由学校图书馆负责人方孝玲主持。(教务处 李如)
上一条:“阅+历”第七讲:探索磁性的奥秘
下一条:“阅+历”第五讲:解锁未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