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 学校主页
  • 本站首页
  • 部门概况
    组织机构 处长简介 联系方式 部门职责
  • 规章制度
    综合管理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教学运行 实践教学 学籍学历管理 教学质量保障
  • 招生工作
  • 学位管理
    文件制度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下载中心
  • 教师教学发展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规章制度 相关下载
  • 质量评估
    文件制度 教学评估 质管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监控
  • 大学生竞赛
    管理制度 比赛通知 竞赛信息
  • 联系方式
  • 下载专区
    考试考核相关下载 教学工作相关下载 教学运行相关下载 学籍学历相关下载 教学研究相关下载 教材征订相关下载 通识选修课相关下载 实验实训相关下载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通知

编辑:司琼  核稿:马强强  终审:钱立青   时间:2021-05-07  点击: 次

各二级学院: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3号)和《安徽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皖秘教高〔2021〕53号)要求,学校现启动2021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纳入我院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均可推荐,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等。

二、申报类型

1.线上一流课程

即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突出优质、开放、共享,打造中国慕课品牌。

2.线下一流课程

主要指以面授为主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沉默状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较好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

3.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大力倡导基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优质课程申报。

4.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保证课程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5.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着力解决真实实验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形成专业布局合理、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有效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

三、申报要求

1.申报推荐课程须于2021年1月31日前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此前参加过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但未通过认定的课程,须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在上次推荐之后至少经过一个完整教学周期的改革实践方可申报。在2020年春季学期,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授课的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如符合教改设计理念并取得预期效果,可视为完成一个教学周期。

2.课程内容及申报材料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公开传播的内容,思想导向正确。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等问题,五年内未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

3.课程可由主讲教师个人申报或团队负责人牵头申报。课程主讲教师、课程团队主要成员只能参与申报一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须为申报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师德师风好,教学能力强,积极投入教学改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必要的技术支持人员可作为团队主要成员。

4.申报课程选用的主讲教材符合教育部和学校教材选用规定,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申报课程须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四、课程推荐数额分配

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名额分配,我校申报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和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名额共10门,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推荐名额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推荐名额4门。另外由于2019年获得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奖励推荐名额1门,奖励指标不限类别,可打通使用。

五、申报推荐原则

1.线上一流课程

所有符合线上一流课程申报条件的省级线上课程(原MOOC)均可申报,其他符合申报条件的线上课程每个二级学院可择优推荐申报1门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所有符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申报条件的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均可申报,其他符合申报条件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每个二级学院可择优推荐申报1门

3.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已通过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校内第一批遴选的20门课程请积极参与申报工作。

学院将组织专家进行评选,并择优在申报限额内向教育厅推荐。

六、遴选推荐程序

1.校内申报(5月14日前):《汇总表》(附件10)、《申报书》和附件材料请按每门课程单独装订成册,申报书电子版和说课视频以二级学院名称+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命名。以上材料由各二级学院于5月14日前以二级学院为单位打包统一发送至renzheshenxiang@163.com,纸质版材料送至行知楼403办公室。逾期申报不予受理。

2.网上申报时间:自2021年6月1日起,课程负责人登录“工作网”(www.chinaooc.cn),按照各类申报书(模板)要求,在线填写申报书及上传相关材料,以学校为单位对报送信息进行统一审核和在线申报、推荐提交。学校将对拟申报推荐课程的相关信息材料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网上申报截止于2021年6月10日。

3.材料报送时间:学校将于6月10日前将通过遴选并加盖公章的申报书,与申报书的附件材料一并装订成册,一式一份,报送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

七、联系方式

1.校内联系人:赵老师,电话:0551-3813895

2.有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填报咨询,请联系“实验空间”。联系人:王妍,电话:010-58582357,010-58581546,010-58582301,电子信箱:service@ilab-x.com;技术接口联系人:韩老师,电话:010-58582364。

特此通知。


附件: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

2.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说明

3.安徽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

4.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

5.线上课程申报书(第二批)

6.线下课程申报书(第二批)

7.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申报书(第二批)

8.社会实践课程申报书(第二批)

9.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书(第二批)

10.国家级一流课程推荐汇总



                     教务处

                      2021年5月7日

  • 附件【附件:一流课程申报相关文件材料.rar】已下载次

上一条:“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合肥师范学院预选赛通知

下一条:关于举办一流课程运营与申报书撰写培训会的通知

Copyright © 2004 - 2014 教务处 All Rights Reserved 合肥师范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合肥市金寨路327号(三孝口校区) 合肥市经济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锦绣校区) 合肥市黄麓科教园区书香路(滨湖校区)皖ICP备05003732号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