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 学校主页
  • 本站首页
  • 部门概况
    组织机构 处长简介 联系方式 部门职责
  • 规章制度
    综合管理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教学运行 实践教学 学籍学历管理 教学质量保障
  • 招生工作
  • 学位管理
    文件制度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下载中心
  • 教师教学发展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规章制度 相关下载
  • 质量评估
    文件制度 教学评估 质管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监控
  • 大学生竞赛
    管理制度 比赛通知 竞赛信息
  • 联系方式
  • 下载专区
    考试考核相关下载 教学工作相关下载 教学运行相关下载 学籍学历相关下载 教学研究相关下载 教材征订相关下载 通识选修课相关下载 实验实训相关下载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2024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编辑:司琼  核稿:李舒    时间:2024-03-20  点击: 次

一、竞赛内容

(一)竞赛内容

按照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委会规定项目,共分十一大类:

1.软件应用与开发;

2.微课与教学辅助;

3.物联网应用;

4.大数据应用;

5.人工智能应用;

6.信息可视化设计;

7.数媒静态设计;

8.数媒动漫与短片;

9.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

10.计算机音乐创作;

11.国际生“汉学”;

每个大类下含有若干小类,具体详见如下网站:

国赛官网:http://jsjds.blcu.edu.cn/

安徽省级赛官网:http://jsjds.ahu.edu.cn/

校赛作品提交入口:https://www.wjx.cn/vm/YXI5arO.aspx

二、竞赛流程

(一)2024年3月-4月中旬,举办校内选拔赛,遴选作品参加省级赛;

(二)2024年4月15日18:00前以学院为单位集体报名,由各学院竞赛负责人填写“2024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合肥师范学院选拔赛参赛报名表”,见附件,纸质盖章及电子版发送邮箱:979542604@qq.com;

(三)2024年4月15日18:00前各参赛队提交作品,进行校赛作品评审,不允许改动网盘内容;

(四)2024年4月23日前公布校赛结果并提交省级赛作品,同期学生完成计算机技能测试;

(五)2024年5月31日前,本科院校上推全国决赛作品参赛队按照要求提交最终作品。

三、竞赛主题及作品要求

(一)竞赛主题

1.本届大赛数媒类和计算机音乐创作类的作品主题为“中国古代数学”,内容仅限于我国历史上(1911 年以前)数学相关成就,包括:

(1)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弘扬中华优秀自然科学成就;

(2)中国古代数学领域杰出科学家——弘扬中华优秀科学家精神;

(3)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著作——弘扬中华优秀数学科学专著;

(4)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弘扬中华优秀自然科学文明和文化传承。

2.国际生“汉学”类的作品主题为“汉学”,内容限于中国古代文化(1911 年以前)相关成就,包括:

(1)中国古代文化概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

(2)中国古代文化杰出著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典籍。

(3)中国古代文化杰出学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科技文化和精神文化。

(4)中国古代文化典故与文化习俗——弘扬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和民俗文化。

3.数媒类(数媒静态设计、数媒动漫与短片、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计算机音乐创作类的作品进行分类报名、评审,专业组和普通组的界定按照国赛组委会规定进行。

4.软件应用与开发、微课与教学辅助、物联网应用、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应用、信息可视化设计六个大类没有主题限制,相关作品需符合参赛小类的要求,具体内容参见国赛、省赛网站。

(二)作品要求

1.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2.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在本届大赛期间(即2023年7月1日至作品提交之日)完成的原创作品;2023年7月1日之前展出、获奖或完成的前期作品,或与前期作品雷同的作品,均不得参赛,否则,将视作违规作品;

3.参赛作品的版权必须属于参赛者,作品参赛者与完成作者必须一致;凡已经转让知识产权或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作品,均不得参赛;

4.参赛作品的数据应来源合规、信息处理恰当,不得引用涉密数据,不得侵犯个人隐私等;

5.参赛作品中如果包含地图,在涉及国家当代疆域时,应注明地图来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网站),并且注明审图号,否则属于违规参赛作品。

6.无论何时,一经发现、查实有涉及抄袭剽窃、一稿多投、重复参赛等违规行为的参赛作品,组委会将立刻取消该作品的参赛资格,若已获奖,则取消该奖项,并在竞赛官网上公布其作品编号、作品名、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及所在院校名称。

(二)报名要求

1.以个人或小组方式组队,通过校内初赛后,以学校为单位统一报名参赛,不接受参赛队单独报名,学生不得跨校组队、老师不得跨校指导;

2.所有参赛学校报名时需同时报送所有参赛选手、指导教师的承诺书(详见附件2)签字原件或者扫描件,并写明日期;

3.数媒动漫与短片、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两个大类的作品和人工智能挑战赛小类的每个参赛队学生人数为1-5人,其余各大类和人工智能实践赛小类的每个参赛队学生人数为1-3人;每件作品的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每位参赛学生参与创作的作品每大类不得超过2件;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作品数量每大类不得超过4件,其中作为第一指导老师的不得超过2件,作为第二指导老师的不得超过2件。

4.每个学校每个小类的参赛作品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件、每大类不超过6件,具体分类见“四、竞赛内容”。

四、技术规范

本项大赛报名、作品提交、评审等各项工作均通过国赛组委会提供的报名系统进行,因此,特制定如下技术规范:

(一)作品名称

作品名称必须规范,不得使用特殊符号,字数不得超过30字。否则,将失去参赛资格。

(二)作品类别

参赛作品的类别必须按照系统提供的大类、小类规范分类。每所学校每小类原则上不得超过3件,每大类不得超过6件。2023年本科院校在国赛中取得一、二等奖的增报作品不受类别额度限制。超过规定数量的作品,按照作品编号的排列顺序取消该小类后续作品的参赛资格。

1.数媒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评比。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界定数媒类作品专业组的专业清单如下:

(1)教育学类:040105 艺术教育。

(2)新闻传播学类:050302 广播电视学、050303广告学、050306T网络与新媒体、050307T数字出版。

(3)机械类:080205工业设计。

(4)计算机类:080906 数字媒体技术、080912T 新媒体技术、080913T电影制作、080916T虚拟现实技术。

(5)建筑类:082801 建筑学、082802 城乡规划、082803 风景园林、082805T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082806T城市设计。

(6)林学类:090502 园林。

(7)戏剧与影视学类: 130303 电影学、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130307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130310 动画、130311T 影视摄影与制作、130312T 影视技术。

(8)美术学类:130401 美术学、 130402 绘画、130403雕塑、130404摄影、130405T 书法学、130406T 中国画、130408TK 跨媒体艺术、130410T 漫画。

(9)设计学类: 130501 艺术设计学、130502视觉传达设计、130503环境设计、130504 产品设计、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130506 公共艺术、130507 工艺美术、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130509T 艺术与科技、130511T 新媒体艺术、130512T 包装设计。

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归属于上面所述专业,则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的竞赛。高职高专参赛队队员的专业界定,参照上述清单进行。现有专业中如果涉及上述专业方向,视同按照专业类参赛。

2.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竞赛。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学生,划归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专业组:在以专业音乐学院、艺术学院与类似院校(例如武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师范大学或普通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或艺术系科就读;所在专业是电子音乐制作或作曲、录音艺术等类似专业,例如:电子音乐制作、电子音乐作曲、音乐制作、作曲、音乐录音、新媒体(流媒体)音乐,以及其它名称但实质是相似的专业;在校期间,接受过以计算机硬、软件为背景(工具)的音乐创作、录音艺术课程的正规教育。

其它不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学生均划归为普通组。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归属于上述专业,则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三)参赛队员信息

参赛队员必须如实、准确填写姓名、院系类别、专业、年级、身份证号等信息,并与学生证、身份证等证件上的信息相符。电子邮件、电话请填写正确,以备紧急情况下联系。

必须上传参赛队员免冠证件照(大头照)、学生证照片,图片应清晰、规范。学生证照片应包含本人照片页、学号、姓名、年级、专业等信息,若无法一次拍摄,可将两张图片使用ps、画图等软件合并在一张图片。为确保顺利上传,请将证件照和学生证照片压缩至200KB左右后上传。如因学生证丢失等原因无法提供学生证照片,则需提供粘贴本人照片并加盖学校公章或学生处公章或教务处公章的证明,证明中必须包括入学年份、学生专业、学号、姓名等信息。

参赛人员的数量不得超过大赛要求,超过人数限制的人员名单将被直接删除,不会在证书中出现,也无法获得证书。因违反规则超额填报队员,将可能降低作品的获奖等级。

(四)指导老师信息

每个参赛队可视情况聘请1-2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的信息请征得指导老师的同意后准确填写、认真核对,一旦提交,将无法更改。

(五)开源代码与组件使用情况说明

该项内容是判定作品原创性的依据之一,必须依据作品制作时是否使用了开源的代码、组件、网上素材等情况如实填写。若确实没有使用,请填写“无”。

(六)作品简介

作品简介必须精炼、准确,字数必须控制在300字以内,以方便评委快速了解作品的内涵。

(七)作品安装说明

请根据作品的情况填写,若是直接播放或运行的作品,可填写“直接双击本作品即可运行”或“使用通用的媒体播放器播放”之类文字。

(八)作品效果图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截图、制作过程截图、作品照片等图片,压缩后上传。

(九)作品思路

依据作品的制作过程,填写作品创意、设计、制作等内容,不得空白或过于简单。

(十)设计重点难点

请根据作品设计、制作时的情况填写,以方便评委了解作品的制作情况。

(十一)指导老师自评

本项内容由指导老师填写,并请指导老师审核后提交。若作品没有聘请指导老师,可由参赛队自行填写或填写“无指导教师”。

(十二)其它说明

参赛队自行确定是否填写。本项内容可以填写作品制作感悟、需要感谢的人员等。

(十三)参赛作品上传、部署与查阅链接填写

此项工作非常重要。若链接失效、无素材源码文件包或作品及相关文档无法打开,将直接被淘汰。

1.参赛作品上传与部署

作品提交前,各参赛队务必反复验证,确保分享链接的正确和上传文件的完整性。

上传至百度网盘的相关文件以及文件夹,严禁出现作品名称和敏感词,以免被系统判为违规,从而无法正常公开分享而导致分享失败。

网站类、程序设计类等作品,因相关文件数量多,必须压缩后上传,压缩类型先定位zip和rar两种格式,严禁使用7z等其他格式,否则将被判违规、从而失去参赛资格。

网站类、数据库类的作品,需要提供可以通过公网访问的链接。无论何种部署方式,必须将可供公网访问的地址填写到报名系统的指定位置。若填写的地址无法访问,或链接空白,将被判违规。

特别说明:因作品评审等环节需要统一提取作品,所有作品相关文件必须上传到百度网盘,然后将链接正确填入相应的输入框中。

特别提醒:上传至百度网盘的网址提取,应点击文件或文件夹后用“永久分享”功能提取分享链接和提取码,将其填入对应的位置,不能直接用地址栏的网址。填写完成后,必须在其他电脑上检验分享链接和提取码的正确性。百度网盘一般正常的链接格式如下:https://pan.baidu.com/s/*******。

请自行注册和登录百度网盘,在自己网盘的根目录下建立以下格式的文件夹:作品编号-参赛总文件夹。其中,作品编号可在“作品管理”界面中查询。例如,如果作品编号为2024100001,则建立的文件夹名为:2024100001-参赛总文件夹。

不按要求命名的文件夹为无效提交,将直接被淘汰。所有参赛文件均应保存在此文件夹内,分别对此文件夹及内部作品创建公众分享的公开链接,链接填入相应的输入框中。

2.作品查阅链接

(1)参赛总文件夹访问网址(必传)

该网址为整个文件夹的分享网址,点击后可访问整个文件夹,包含所有子文件夹。如有需要保密的敏感文件请勿放置其中。

该文件夹在百度网盘的命名格式为:2024100001-参赛总文件夹。

(2)作品与答辩材料文件夹(必传)

保存在上述文件夹中的作品文件包及答辩材料,该文件夹在百度网盘中的命名规则为:作品编号-01作品与答辩材料。其中的文件命名规则为:作品编号-作品.扩展名;作品编号-答辩材料.扩展名。

如果作品由多个文件构成,请打包压缩为一个压缩文件包后分享。例如,编号为2024100001的作品提交的某mpg格式视频作品文件,其命名为:2024100001-作品.mpg;2024100001-答辩材料.ppt(或2024100001-答辩材料.zip)

另外,播放类作品时长不得超过10分钟,大小不得超过500MB。

本文件包将会被公示,请勿放置不宜外泄的技术信息。

(3)素材与源码(必传)

保存开发作品相关素材、源码、数据库等文件。该文件夹在百度网盘中的命名规则为:作品编号-02素材与源码。

该文件夹下的文档大小一般不超过300-500MB,最大1GB。上传时,若素材或源码体积过大,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材料上传。例如:代码可以粘贴到记事本中保存成“txt”格式文件上传;视频类素材可以截取关键的片段上传;也可将设计或制作的过程进行截屏做成视频上传。如有需要保密的敏感文件请勿放置其中。

该文件夹中的素材、源码包或数据库等若为一个文件,其命名规则为:作品编号-素材源码.文件类型名。

如果作品由多个文件构成,请打包压缩为一个压缩文件包后上传并永久分享。例如,编号为2024100001的作品提交的素材文件,其命名为:2024100001-素材源码.zip(或rar格式)。如有需要保密的敏感文件请勿放置其中。

(4)设计与开发文档(必传)

设计与开发文档是评审时重要的查看内容,请各参赛队务必认真填写。文字应表达准确、简练,图片应清晰、数量恰当。保存作品开发或制作时撰写的相关文档。该文件夹在百度网盘中的命名规则为:作品编号-03设计与开发文档。

特别提醒:各类作品的提交文档可能都有自身特殊要求,请至省赛和国赛官网查阅相关要求。没有提交设计与开发文档的作品,将可能直接被淘汰。设计与开发文档不规范的作品,不能获高等级奖项。

所有类别参赛作品均要求填报提交的文档:表1 作品信息概要表;

所有涉及编程开发的作品(包括软件应用与开发、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应用、物联网应用等大类)需按照要求提交开发类作品开发文档,具体格式要求见国赛、省级赛网站。

微课类作品,需要将教学设计、练习题、课件等文件上传。

其他类别作品有各自的要求,请认真研读相关要求,并按要求上传相关文档。

(5)作品演示视频(必传)

作品演示视频主要是通过屏幕录制或摄像录制等技术手段,记录作品实际运行、操作、创作、展示、功能介绍等过程,从而让评委进一步了解作品,播放时长不得超过10分钟,大小控制在300MB以内。该文件夹在百度网盘中的命名规则为:作品编号-04作品演示文档。十四、竞赛联系

王老师(美术与设计学院):18326109587

吴老师(教师与心理科学学院):15375393263

江老师(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13655608665

竞赛官网:http://jsjds.ahu.edu.cn

                              教务处、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与心理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2024年3月20日

上一条:关于做好合肥师范学院2024年度学科竞赛重点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举办合肥师范学院第四届“青软晶芒·东科杯”集成电路设计创新竞赛通知

Copyright © 2004 - 2014 教务处 All Rights Reserved 合肥师范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合肥市金寨路327号(三孝口校区) 合肥市经济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锦绣校区) 合肥市黄麓科教园区书香路(滨湖校区)皖ICP备05003732号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