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
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打造文科实践育人平台,深化文科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加强文科实战型人才培养,提高文科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拟举办“2025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
一、大赛主题
融创赋能 实践致新
二、大赛目标
“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是面向在校大学生举办的校园赛事,旨在强化文科专业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问题的紧密联系,引导文科专业学生以大赛为平台开展扎根实际、深入一线的实践创新活动,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新思想、新技术等内容在各学科专业中真正落地,产出一批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文艺作品、应用产品等高质量实践创新成果,提高文科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涌现一批实战型高素质文科人才,推动高校文科人才培养实质性“脱虚向实”,将人才“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三、大赛内容
大赛根据不同学科专业方向设置文史哲、经管法、教育、艺术四个组别。参赛团队要聚焦社会现实问题,结合专业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生产实习、志愿服务、国际交流等实践创新活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实践问题。(详见附件1)
四、参赛要求
1.参赛团队要坚持问题导向,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在扎根社会基层、直面真实场景的过程中,以专业视角剖析社会问题、解决现实难题,推动学科专业知识在真实问题中的运用,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的感情。
2.本次大赛面向各类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大赛参赛形式为团队赛,每支参赛团队由3-15名学生和1-3名指导教师组成,其中团队负责人1名(须为文科专业本科生),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段组队。研究生人数不超过团队成员数量的30%。每人限负责一个团队,但可同时作为团队成员参与其他团队报名。每位指导教师至多指导2支参赛团队。
3.参赛团队只能选择1个符合要求的组别报名参赛,报名时以参赛团队负责人学籍所在学校作为参赛单位。已获首届大赛决赛金奖、银奖的项目,如内容基本相同并无特别创新进展,不得重复参赛。已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及以上的项目,不得参赛。
4.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应在创意、想法、思路等方面具有原创性,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者其他权利。一经发现或经权利人提出并查证,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各高校要对参赛项目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五、参赛形式
参赛项目均须提交《参赛项目报告》(详见附件2)及《参赛项目汇报材料》。视项目情况可酌情提交有关支撑材料。其中《参赛项目报告》将作为评审的主要依据。《参赛项目汇报材料》须由参赛团队独立完成并真实反映团队亲身实践过程,采用PPT、PDF等可用于汇报展示的形式。有关支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调研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报道等反映项目实践过程及成果的材料。
六、大赛赛制
本届大赛采用初赛、决赛两级赛制。初赛由各高校组织。决赛由山东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组织。初赛、决赛均设置网评赛、现场赛两个环节。项目在各赛段各环节的成绩独立计算,不累计。
七、评审规则
大赛评审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
大赛评审坚持实践导向,以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考察学生能否结合专业学习真正深入一线开展实践(包括实践时长、形式、规模、频次等方面),在实践中发现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提高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审指标详见附件3)
八、奖项设置及晋级名额
初赛
设置金、银、铜奖,获奖比例原则上为本校参赛项目数的5%、15%、25%。按照我校审核通过项目数的10%推荐晋级决赛项目,最多不超过8个。
决赛
大赛设置金奖(含冠军1名,亚军1名,季军1名)、银奖、铜奖、优秀奖,获奖比例视情况确定。
九、组织架构
本届大赛由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承办。校内选拔赛由我校教务处承办。
十、赛程安排
参赛报名(7月-9月)
参赛团队通过大赛系统(网址:https://xwk.sdu.edu.cn/)注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8月1日,报名截止时间为9月5日。
初赛(7月-10月)
初赛由各高校自行组织。
决赛(11月)
决赛由山东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组织。决赛分为网评赛和现场赛,现场赛在西安交通大学进行。
十一、联系方式
李老师:0551-63805407。
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广泛发动,鼓励各学科专业围绕理论与实践问题设置引导题目,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组队进行实践创新,做好学生参与实践创新项目立项和竞赛准备工作。同时,各二级学院要加强指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大赛,重点加强对学生赛事选题、实践过程的指导,邀请实务界、业界导师共同开设相应课程、讲座等,做好学生参赛指导。
特此通知。
附件1 参赛项目组别.docx
附件2 参赛项目报告.docx
附件3 项目评审指标体系.docx
教务处
2025年7月31日
下一条:关于举办2025年第十五届合肥师范学院大学生生物标本制作大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