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
为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根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有关文件要求,特修订学校部分本科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本次修订的质量标准主要包含课程标准(课程大纲)质量标准、课程考核环节质量标准、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实验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育实习环节质量标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质量标准等六个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其他教学环节仍按原《本科教学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与评价办法》执行。
课程标准(课程大纲)质量标准
评价指标
指标内涵及质量标准
制定原则
遵循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符合《合肥师范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及相关专业认证要求和行业标准。
课程性质
定位清晰、简明扼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课程目标
着重体现新形势下教学理念、教育思想的转变,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强化课程思政,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有效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课程内容
符合“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两性一度的要求,持续整合优化、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有效避免重复和遗漏,注重将学科前沿知识、产业发展前沿、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入课堂,合理分配课时。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课程性质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利用线上优质资源,体现教学模式的与时俱进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能够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支撑相关课程目标的达成。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有效开发和利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如文本资源、社会教育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等,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教材选用
教材选用符合《合肥师范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教材管理办法》的要求,坚持教材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增强针对性,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要优先选用近三年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获奖教材、规划教材等优质教材,确保政治合格、水平一流教材进课堂。
文本格式及编制
格式规范、工整,内容编写完整,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考核评价
定期对课程标准(课程大纲)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合理设置课程标准考核与评价方式,具有完整的、可追溯的考核评价内容,为持续优化修订课程标准提供依据。
合肥师范学院课程考核环节质量标准
命题
考核
内容
符合课程标准。每个课程目标均要有考核内容作支撑,所有考核内容须要归入某一个课程目标,考核内容的比重与课程目标的权重相一致。准确填写《课程考核合理性确认表》《试卷-课程目标对应表》。
试卷
质量
题量适当,难度适中;试题表述简明、准确,无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错误,无歧义;A、B卷应在题量、题型及难易程度等方面基本一致,雷同率不得超过30%,与前两届该门课程的雷同率不得超过30%;同一套试卷不得有内容重复的试题。试卷格式规范,文字清晰、排版美观,无错别字,无标点符号、题号顺序等错误,公式和插图工整、清晰、准确。
试题
审核
严格按照考核管理办法要求进行审核,检查 A、B卷,参考答案或评审核分标准,试做试卷是否齐备,填写《试卷审核表》。
组织
进行考务、监考人员培训;各类人员按时到岗,提前肃清考场;监考人员坚守岗位,认真履职,严格执行考核管理制度,严肃考试纪律,认真填写考场记录表。试卷保管、领取、分发、回收规范;巡考人员严格督查考试全程。
试卷评阅
主管教学副院长负责组织阅卷工作,教研室具体实施。凡有两名或以上教师任同一门课程的试卷,均要进行流水阅卷。阅卷安排,流水阅卷记录。
评卷
严格按照评卷标准及时进行阅卷评分。阅卷采用个人与集体评卷相结合的流水阅卷法;评分客观公正,核分准确无误;有复评复查记录。使用红色笔阅卷,判阅标识应规范统一,只能出现“+”分符号。在大题的对应位置标记该大题总分,并将其计入卷面首页得分栏。大题分、总分均按正分记载。小分、大分、总分统计要准确。
复核
凡试卷上分值有改动的,阅卷教师须在改动处签全名确认。阅卷教师在答题册首页阅卷人处签全名。在阅卷结束后复查人员复查后签全名确认。
成绩评定
考勤
成绩
评定
根据学生迟到、早退、请假以及旷课等按评定标准评定学生的考勤成绩。考勤成绩标准要求明确,登记准确,填写规范、完整,最后评分有依据、有公布。
平时
根据学生实验、实习(或见习)、作业、调研报告、论文、课堂讨论、小组答辩、平时测验和期中考核等环节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标准要求明确,登记准确,填写规范、完整,最后评分有依据、有公布。
期末
根据期末考核成绩认定。考核评阅结束后,评卷教师核对成绩,保证成绩的准确性。
综合
综合成绩评定比例参照考勤成绩占10%,平时成绩占10%-40%,期末考核一般不低于30%。考核改革课程,技能性、实践性强的课程,成绩评定比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按要求报教研室及二级学院教学院长批准执行,教务处备案。考勤成绩、平时成绩、实践成绩记载完整准确,评分有标准。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将成绩录入教务系统,成绩录入准确,总评成绩比例正确。在开课第一周向学生公布课程考核成绩比例,以及考勤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评定标准、考核办法等;最后一次课向学生公布考勤成绩、平时成绩、考核资格。
考核结果分析
分析
卷面成绩如出现异常现象,任课教师应当进行分析并作出说明。对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覆盖面以及达成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填写《试卷分析报告》。
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完成《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报告》。
持续
改进
根据课程目标达成度情况和试卷分析,对本门课程进行全面反思,找出不足的原因,并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和举措。
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教
学
准
备
课程标准
按照规定程序修订课程标准,明确持续改进内容,并严格执行。
教 材
选用合适教材,马工程相关课程必须选用马工程教材,其他课程优先选用规划教材。
备 课
教学日历提前录入教务系统,教学进度安排合理,教学方法设计恰当,能有效支撑课程目标的达成。了解授课学生学情,教学方案设计重难点突出、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合理,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匹配。
课 件
多媒体课件能辅助教学,图文并茂,具有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和艺术性。
教学设施
提前进教室,上课前准备好多媒体等教学设施,确保上课时间能及时进入授课环节。
过
程
教学目标
明确课程标准设定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目标。
教学内容
满足课程标准要求,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和有效性,符合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的要求,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能有效支撑课程目标的达成。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能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给予有效指导。
教学组织
导入新课自然、贴切,目的性强,能温故知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讲授生动、完整,能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注重师生互动,张弛得当,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课堂归纳小结清晰、准确,能突出重点,结尾生动,印象深刻,具有启发性;课后复习课或习题课安排合理、内容系统;复习方式新颖,形式多样。
教学技能
衣冠整洁、朴素,仪表端正,亲切和蔼,举止文明;教态自然大方,为人师表、形象好;语言准确、简洁、流畅,使用普通话,声音洪亮、清晰;语速快慢适中、表达生动有趣;肢体、表情语言得当,以情感人,并富有启发性和逻辑性;板书字体规范、工整、美观、清晰;善于课堂管理,教学节奏紧凑,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
教学特色
课堂教学注重体现教学艺术,应用自然、得体,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持续改进
教学反思
根据课堂教学、作业、考核、评教、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等进行总结反思,有反馈,有记录。
教学改进
根据总结反思进行课程标准修订,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调整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实验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
开课准备
规章制度
1. 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实验人员熟悉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2. 熟悉和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有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教学大纲
1. 有完善的实验教学大纲及其他配套文件;
2. 教师明确所授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本实验课程对专业能力形成的贡献,正确解读实验教学大纲;
3. 掌握目标任务,重点、难点和技术要点。
实验教材
1. 选用或编写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适应配套的优秀实验教材或指导书本;
2. 对实验教材或指导书本中各实验项目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熟悉,所需仪器设备、实验环境条件预先有思想准备。
开课计划
1. 严格按照大纲选择开设实验项目;
2. 科学制定实验教学进度,安排实验项目内容;
3. 对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有明确的计划安排。
实验教案
1. 教案教学目的明确,内容详细,重点突出,时间安排恰当,体现精讲多练的实验教学特色;
2. 实验步骤条理清楚完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目标要求明确,书写工整;
3. 教师在实验前能试做实验,熟悉实验原理,且能动手熟练完成整个实验;
4. 对实验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防范预案和应对措施。
仪器设备
1. 教师对仪器设备状况清楚,数量、质量满足实验要求,保养完好,能保证实验开出率要求;
2. 所需药品、试剂、材料准备到位。
环节安全
1. 实验室清洁卫生,布局合理,通风、照明、温湿度控制设备完好;
2. 水、电、气设施符合要求,防火、防毒等安全措施齐备。
预备实验
1. 每学期初实验课开课前,教师能在实验人员配合下预做实验,熟悉仪器设备性能状态;
2. 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精确性预先了解。
教学过程
实验准备
1. 仪器设备、装置、工具、药品、试剂、活体、材料等满足实验教学需要,摆放整齐有序;
2. 实验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到位,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能满足本次实验要求。
实验过程
1. 实验环节齐全,时间分配合理;
2. 对学生要求严格,指导细致认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每个步骤,耐心、正确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认真检查学生仪器使用、实验结果数据,及时排除问题;
1. 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间互动交流,开展启发式教学;
2. 实验原理、操作规程阐述清楚,有示范、有演示,动作熟练,讲解准确,学生实验操作效果好;
3. 板书、电子演示课件条理清楚,内容简洁,重点突出,插图规范明了,能科学反映实验原理与过程;
4. 及时更新实验内容,不断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
1. 实验分组合理,保证学生均能独立操作;
2. 实验教学管理规范,进度、节奏安排合理;
3. 仪器设备利用率高,无损害、无浪费。
教学效果
1. 实验开出率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较高并逐年增加,有一定比例的开放性实验项目;
2. 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较好地掌握实验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学生
实验预习
课前完成预习,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1. 认真操作,测量、记录数据仔细、真实、正确;正确遵守各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2. 严格完成实验作业、报告及教师布置的其他实验任务要求。
实验秩序
1. 自觉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2. 实验秩序良好,保持实验室的安静、整洁;
3. 无迟到早退等情况。
实验技能
1. 认真按照实验要求操作并做好记录;
2. 熟练掌握各环节操作技能要点,仪器设备使用正确,结果、数据真实可靠;
3. 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实验动手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撰写认真,实验数据真实、处理正确,对实验结果和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实验报告整洁规范。
考核评定
作业布置与批阅
1. 作业、实验报告有布置、有检查;
2. 批改仔细认真,批阅意见、成绩科学准确,全批全改。
成绩考核
1. 按学校实验教学管理规定对实验课程进行单独考试,做到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
2. 考核方式多样,有科学的成绩评定依据和评分办法,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特点;
3. 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验知识、能力和水平;
4. 能结合学生实验考试情况,对学生实验知识、能力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资料归档
教学资料
1. 及时认真填写实验运行记录本等教学管理资料;
2. 实验教案、实验报告、实验成绩等教学资料完整,内容详实完善、工整规范。
教学档案
定期做好各类实验教学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教育实习环节质量标准
实习准备
管理文件
1. 教育实习管理文件、规章制度齐全;2. 实习大纲、实习手册、安全预案等规范齐全。
计划安排
1. 实习计划制定详实,各实习点学生分组安排、实习指导教师配备科学合理;2. 实习任务、要求、考核方式明确,内容安排丰富。
实习基地
1. 有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学校,数量充足,实习生与实习基地数之比不高于20:1;2. 实习学校资源丰富,教学水平高,管理规范,符合教育实习的各项条件要求。
师资配备
1. 指导教师数量、结构配备合理,执行双导师制;2. 指导教师熟悉基础教育,熟悉中小学教学一线工作。
校内试教
每位实习生必须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试讲,有完整的教案、试讲记录和评课记录,试讲合格方可参加教育实习。
实习动员
二级学院召开实习动员大会,组织学生进行制度文件学习,明确实习安排、任务要求和注意事项。
实习指导
指导准备
1. 指导教师熟悉所带实习生,了解实习学校、班级情况和教学进度,做好联系协调工作;2. 做好本实习点工作计划、人员分组、任务分配、资料发放等工作。
1. 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坚守工作岗位;
2. 指导教师保持与实习学校相关人员沟通和联系,对实习生在师德规范、教学能力、班级指导、教研实践等方面进行定期检查和阶段性总结,指导做好问题整改。
实习检查
中期检查
学校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实习期间对各实习基地的组织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二级学院深入实习学校,通过座谈、访谈等形式,掌握实习生实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协调解决实习生的困难和需求。
实
习过程
践行师德
1.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2.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3. 认同教师工作,尊重学生人格,有爱教乐教之心。
教学能力
1. 认真备课,熟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案完整规范。2. 完成教学设计不低于10个,听课记录不低于10次,课堂教学不低于10次;3. 课堂组织严密,教学目标明确,讲授内容正确,教学环节齐全,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合理运用智慧教学手段,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4. 课后辅导答疑耐心细致、作业批改及时规范。
班级指导
1. 熟悉实习班级特点,积极配合班主任制定班务工作计划;2. 至少独立开展1次班集体活动;3.理解学科育人价值,参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团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教育研究
1. 积极开展教育调查,参与基础教育教研活动;2. 独立撰写一篇教育调查报告或教研论文。
学会反思
1. 能够不断适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2. 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学会分析和解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产生的新问题。
总结考核
总结评分
1. 实习生完成自我总结,并在实习小组中进行交流;2. 二级学院组织对实习生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全面总结,从师德规范、教育情怀、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会反思、沟通合作等内容进行成绩评定,各部分比例合理,定性和定量评定相结合,综合反映教学实习质量。
评优表彰
1. 对成绩突出的实习生予以表彰;2. 对典型事迹、事例和经验进行交流,组织实习表现优秀的实习生上汇报课。
及时完成实习计划、实习手册、实习鉴定、实习总结等各项实习资料,内容详实完善、工整规范,项目齐全。
档案制度完善,能够及时做好实习资料的收集、归类与整理,并按时报送。
计划与准备
工作计划
各二级学院应成立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
制定本学院年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按时间节点科学规划好每年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指导教师
1. 根据毕业人数遴选充足、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含中级)或硕士以上学位(含硕士)、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工作认真负责的校内(外)指导教师;
2. 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
3. 指导教师应高度重视教学工作,能因材施教,具有一定指导经验,善于启发和激励学生。
学生要求
1. 重视毕业论文工作,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检查,遵规守纪;
2. 努力提升中外文献查阅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应用外语和计算机的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遵守学术规范,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选题与开题
选题
1. 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选题,选题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一定的学术、科研水平,具有实用性,符合社会和学生的实际;
2. 选题要考虑自身专业基础和撰写能力,难易适当,工作量合理,避免雷同,原则上为一人一题;
3. 学生选题后,应给学生下达任务书,任务书必须明确具体任务和目标,工作要量化,有明确的进度要求,要给学生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和信息。
开题
1. 学生接受任务后,须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和了解相关信息,拟定研究和设计工作方案、撰写论文提纲,形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思路以及进度安排,认真填写开题报告;
2. 指导教师认真审阅分析,提出具体意见;
3. 学院应组织开题报告会,严格审查开题报告质量,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予开题。
研究过程
方法
在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下,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或手段,进行资料收集、实验研究、数据分析等工作,过程符合研究要求,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学生作进一步修改并得到指导教师认可后定稿。
资料
资料充分可靠,阅读文献中外文文献占有一定比重;收集的资料新颖、实用,符合研究目的,引用科学规范;查阅并参考各类文献资料至少10篇以上。
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严格考勤和检查,确保每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期间得到有效指导;指导教师检查、了解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做好记录,作为成绩评定的参考依据。
成
果
时间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选题、开题工作原则上应在第七学期完成;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计划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进程,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设计)。
格式
拟进行答辩的毕业设计(论文)统一用A4纸打印,毕业设计(论文)结构、格式符合要求;结构完整、首尾呼应,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脉络清楚;材料取舍,详略得当;论文文字、公式、表格、图形表述合理。
效果
毕业设计(论文)回答了研究提出的问题,达到了研究目的,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在6000-8000字,艺术设计类创作说明一般在4000-6000字;论文在学校指定的论文检测平台查重率不超过30%。
写作水平
论点鲜明,观点正确,有新意;论据充分,论证合乎逻辑,言简意赅,语句通顺,表现出初步的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和手段具有创新性。
答
辩
答辩组织
二级学院成立结构合理、专业性强、有权威性的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每组由3-5人组成(含答辩秘书1人),负责答辩的具体工作。
答辩准备
1. 论文在查重合格并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认真评阅后填写评价意见和成绩;2.答辩委员会(小组)审查答辩资格,审查不通过者,不参加答辩;答辩安排应以公告形式向学生公布,鼓励学生旁听;3. 答辩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和技术辅导,答辩时间安排科学合理,答辩场所环境安静,学生答辩所需的设备齐全。
答辩实施
1. 严格按照答辩程序,维护答辩纪律,保持答辩过程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并做好答辩过程的记录;答辩委员会(小组)成员能认真质疑,所提问题有深度、有效果;2. 每位学生答辩时间不少于15分钟,提问题不少于3个;3. 实施指导教师回避制度。
1. 由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评定,评定内容包括论文质量和答辩水平;2.评定成绩要真实反映学生在论文(设计)和答辩中的水平和能力,有针对性地给出客观评语;3. 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成绩(25%)、评阅教师评阅成绩(25%)、答辩成绩(50%)组成;4. 优秀毕业论文比例控制在10%以内,各学院应将成绩评定结果进行公示
总结与归档
总结
二级学院在答辩结束后应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撰写工作总结和分专业的质量分析报告,报告符合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际情况,并指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和整改建议。
评优
答辩工作结束后,各二级学院遴选成绩评定为“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参加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获奖论文由学校汇总,并对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材料归档
毕业设计(论文)的档案材料齐全,能体现毕业论文工作过程,存档工作及时,档案规范。
(校教〔2021〕36号)
上一条:本科教学评价与持续修改进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下一条:合肥师范学院本科教学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